取消

《初婚》苦难终将过去,我们会遇见幸福

电视猫 2018-06-15 10:22:34

如果爱剧中繁华的大都市,一下到初婚里八十年代的乡村,真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;


01
看惯了《如果爱》里的明窗净几,华丽的衣着,再到《初婚》里展现的灰扑扑的乡下,简朴的穿衣,说话时嘹亮的嗓门,会不会不习惯;
不会,对于生于八十年的我,却觉得倍感亲切;剧里那些土渣子的乡音,简直是记忆里最好听的话语;
好多剧里的人物,在我所生长的村子里都能找出相似的人;《初婚》活生生的再现了八十年点乡村的缩影;
剧里的婆婆贾桂仙,丈夫早逝,一个人带着三个儿子过日子,在那个靠土地生存的年代,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;


贾桂仙剧里的泼辣和蛮不讲理,其实是一直生活在农村底层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;
贫困的家里举步维艰,作为三个儿子的母亲,每桩事都得她来拿主意,没有丈夫可依靠,日子长了,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蛮横的性格;蛮横不讲理,有时候代表了这个人不好欺负,除此之外,在她看来,要想在村子里立足,别无他法;
贾桂仙其实非常可怜,命运对她如此不公,年轻时守寡,好不容易孩子大了,又失去了大儿子,白发人送黑发人;


02
二爷爷去世时,大叔8岁,小叔6岁,姑姑4岁,打那时起,二奶奶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,相依为命;
爷爷虽然是两兄弟里的老大,可在那个连吃饱饭都困难的年代,手底下也有好几个孩子养活,所能帮二奶奶一家的也少的可怜,心有余而力不足;
爷爷和二爷爷家是对门,每次奶奶做好吃的,都会多少给二奶奶家送些,刚出锅的馒头,奶奶会趁热包到干净的布里,嘱咐我拎着,小心烫,送下就赶紧回来;
每次我都答应的好好的,可一到二奶奶家,都会被拉下来吃饭,和姑姑叔叔一桌子人一块儿吃,觉得什么都香!
其实那时候二奶奶家的馒头,都是一半玉米面,一半黑面的杂面馒头,当时两个叔叔十七八岁的年纪,一次都能吃好几个;
打我记事起,农村的生活明显好了很多,虽然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,可白面馒头已经家家都能吃的上了,但在二奶奶家,逢年过节的才会蒸上几次;
有时候我不理解,问奶奶,奶奶说二奶奶留着给大叔娶媳妇用,我才知道,原来娶媳妇是要花很多钱的;


农村普遍结婚早,大叔长得高大帅气,又踏实能干,到了二十出头的年纪,全家张罗着给大叔介绍对象;
很快,大叔要结婚了,新婶婶个子很高,长得也很结实,我小声说新婶婶长得不好看,奶奶一把捂住我的嘴,夸奖说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,能干活;
现在看来,那时候的我实在是太小,用长相来评价一个人好不好,慢慢的我才知道,新婶婶没要彩礼,结婚时二奶奶家里拉下的帐都是大叔两口子慢慢还完的;
这样的媳妇在农村十里八乡的找不到,当时哪个小媳妇结了婚不吵着分家过日子,更别说还账了;
大叔很小就不上学了,却让小叔一直上到了中专,然后学医留在了省城;
小姑姑打小不爱学习,上完小学就帮家里干活,再大一点就到工厂里打工贴补家用,后来成了技术工,找了同样技术工的姑父;
我因为上学又留在外地工作,许久才回家一趟,每次回老家,关于二奶奶家的好消息不断;
今年春节二奶奶抱上了重孙,八十大寿上笑的合不拢嘴,成了幸福的老太太;
《初婚》苦难终将过去,我们会遇见幸福......
本文系电视猫原创内容。
未经许可,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。

相关推荐